在過去十年中,我們見證了從機器學習到生成式AI的技術爆發,但更重要的是,這些技術如何重新定義我們的「日常文化敘事」。例如,**深偽技術(Deepfake)**不再僅僅是一種娛樂或惡搞工具,而是被運用在情感詐騙與虛擬戀人經濟中,形塑出一種前所未有的風險與道德挑戰(參見:深偽技術於虛擬戀人詐騙的應用與道德風險研究)。
除了風險,我們也看到技術如何促進創造力。像是運用AI圖像生成搭配網頁前端工具,打造數位圖庫平台,不只是展示作品,更是一種對主題性的編碼與策展(詳細案例:運用AI圖像生成與網頁技術建構主題性數位圖庫平台)。
進一步地,從文化角度來看,「二次元」數位社群近年來興起一種被稱為「神的語言」的現象,這種符號實踐本身就是程式語言、動漫語言與社群語言的交會,反映出Z世代網民對身份、表達與匿名性的再定義(研究連結:N網的「神的語言」現象研究)。
這些議題本身互相串連,成為一個技術與文化混雜而成的巨大網絡,而我希望透過這篇文章讓更多人思考:當科技越來越能生成「人類文化的表象」,我們是否也該反思:我們如何定義「真實」?